《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的編輯出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定,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集中體現(xiàn)?!读暯街鬟x讀》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立體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推動建設美好世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系統(tǒng)反映了新時代十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著作選讀》是凝聚全黨意志的權威教材??渴裁茨?首先靠科學信仰。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因為利益而結成的政黨,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組織起來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一時的沖動”“共產黨人的初心,不僅來自對人民的樸素感情、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更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之上”。這本著作告訴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其次靠初心使命。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是凝聚全黨力量的基礎。正是由于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fā)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才能在凱歌順境中保持清醒。初心使命使我們黨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能夠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形成無堅不摧的力量。
《習近平著作選讀》是凝聚億萬人民群眾共識的權威教材。從這一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是具有真摯人民性的理論,是堅定捍衛(wèi)人民利益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這一著作飽含著深深的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反之,我們將一事無成,甚至走向衰敗。”大革命失敗后,30多萬犧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隨我們黨鬧革命的人民群眾;紅軍時期,人民群眾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墻鐵壁;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廣泛發(fā)動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遼沈戰(zhàn)役的勝利是東北人民全力支援出來的;淮海戰(zhàn)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zhàn)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人民群眾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新時代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是14億人民共同書寫的。這一著作告訴我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新發(fā)展理念,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勇于自我革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習近平著作選讀》是凝聚各民族群眾共同體意識的權威教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平等、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重要論述極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為各民族團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這一著作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認同、精神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也是最為持久和鞏固的認同,就是民族團結之根,更是民族和睦之魂。這一著作還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要推動各民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使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更加具有吸引力、向心力,使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tǒng)一更加堅固。
《習近平著作選讀》是凝聚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力量促進人類進步事業(yè)的權威教材。這一著作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2022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各種安全挑戰(zhàn)層出不窮,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發(fā)展遭遇嚴重挫折。世界向何處去?和平還是戰(zhàn)爭?發(fā)展還是衰退?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以寬廣的眼光,以胸懷天下的品格,強調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fā)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這一著作還深刻回答了“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現(xiàn)代化?怎樣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人類現(xiàn)代化之問:兩極分化還是共同富裕?物質至上還是物質精神協(xié)調發(fā)展?竭澤而漁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零和博弈還是合作共贏?照抄照搬別國模式還是立足自身國情自主發(fā)展?人類的現(xiàn)代化應當是共同富裕的現(xiàn)代化、物質精神協(xié)調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合作共贏的現(xiàn)代化、立足自身國情自主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這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世界意義所昭示的,也是人類現(xiàn)代化的普遍規(guī)律所決定的。
來源:學習強國
監(jiān)制:王為民
審核:陸鵬